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藏汉双语 本科)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藏汉双语)课程设置方案 专业名称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藏汉双语) 专业代码:080605 一、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(一)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政治可靠、扎根基层、业务适切,热爱计算机专业,适应甘肃及周边藏区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,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热爱教育事业,敬业爱岗,艰苦奋斗的民族中学藏汉双语信息技术教师。 (二)培养规格 1、知识结构: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和手段;接受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训练,具有分析和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本能力,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,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,培养从事藏汉双语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计算机教育研究、计算机科学研究、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。 2、能力结构: 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计算机藏汉双语教学的基本能力,能胜任民族中学信息激技术课教学工作和指导计算机科研活动;具备较强的藏汉双语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;对软件开发有一定了解,具有较强的语言编程能力和初步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;具有较强的网络安装调试、管理维护的能力和初步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;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;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,具备科学研究、教学、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;了解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及应用;英语达到学校要求;普通话通过国家三级甲等考试;获得高中教师资格证。 二、学制和学分要求 1、学制:标准学制为四年,学生可在3—6年内完成学业。 2、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学位 3、学分要求:本专业学分最低要求为218学分、2730学时。其中,通识平台课程最低约61学分,750学时;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共计约111学分,1665学时;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共计约21学分,315学时;实践课程平台共计25学分。 学生修满本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,且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定的要求,方可准予毕业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修满最低要求学分的学生,按结业处理。 4、学分绩点要求: 学年(学期)平均绩点计算办法如下: 学年(学期)平均成绩=∑(学年<学期>所修课程实得学分×相应课程成绩)÷学年<学期>所修课程理论总学分。 累计平均绩点计算办法如下: 累计平均成绩=∑(累计所修课程实得学分×相应课程成绩)÷累计所修课程理论总学分。 三、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:计算机导论、C语言、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管理系统、计算机网络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、藏汉翻译等。 |